车险费改一度传言在7月份实施,后来又推迟到9月。不少保险公司对车险费改已经做了充分准备,主要就是定价因子的设置,就等监管一声令下。
在费改前期,我们来看看浙江保监局发表在《浙江保险》2020第1期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浙江省车险高质量发展研究”,为便于阅读,内容有所删减(课题负责人周松方)。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2018年车险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车险是财产保险的险种,又是人民群众用车生活的重要部分,是涉及千家万户出行保障的民生大事。车险行业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还不少,有些还在加剧。车险市场乱象的问题本质在于车险的粗放式发展。从本质上看,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对于车险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车险在质量上、效益上、效率上、动力上、服务上都需要进行刮骨疗毒、自我革新。
一、国际车险发展主要情况
从主要发达国家车险改革的情况来看,车险行业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四大特点:
一是市场集中度提升。随着车险市场的成熟,保险公司间兼并收购频繁,部分中小型公司被淘汰。例如,在生存压力下,日本保险企业掀起兼并重组浪潮,先后有12家财产保险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合并成5大财产保险集团。
二是综合成本上升导致盈利能力下降。随着车险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车险经营成本逐步上升。如韩国1995至2015的十年间,其综合成本率从96%左右上升到了105%左右。
三是竞争模式由同质化转向差异化。中小型车险公司在面临生存压力的情况下,通过聚焦细分客群、降低渠道成本、开发新型保险产品等方式,提升精细化定价能力。如韩国本土保险公司在保险费率的精算及核保技术、产品开发、风险管理等基础业务水平方面的进步,大大增强了韩国保险公司的竞争力。
四是车险公司转向多元化经营。国际上普遍通过拓展产品组合、平衡业务结构、发展各类非车业务的方式提升盈利能力。
二、国内商车改革试点地区发展状况
据初步了解,国内陕西、广西和青海三个地区的试点取得了一定成功,商业车险保费下降了三分之一,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客户享受到了优惠的车险价格,但改革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尚待解决:
一是交强险费用贴补商业车险。2019年1-4月,广西和青海的交强险综合赔付率不到45%,连同期浙江交强险综合赔付率的一半都不到,当地保险公司通过支付高额的交强险手续费贴补商业车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