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行至尾声,回顾这一年,“防风险、治乱象”依然是保险业的主旋律,公司治理、偿付能力、资金运用、车险、农险、短期健康险等领域均被纳入重点监管范畴。而对于保险中介,这个近5年保费占比始终保持在80%以上,呈现强劲增长势头的保险产品综合销售渠道,监管部门的整治节奏更是一刻也不曾松懈。
自2012年开始,原保监会暂停了部分保险中介机构行政许可工作,仅允许汽车企业、银行、邮政、保险公司设立注册资本金为5000万元的保险专业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2015年11月,原保监会重启了保险中介牌照审批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原保监会审批下发了69张中介牌照,2017年下发了35家。2018年至今,共有19家保险中介获批经营保险经纪业务或保险代理业务。保险中介牌照发放经历了由紧到放开再到收紧的过程。
2019年的保险中介市场“有进也有退”,已经来到一个资本准入门槛提高、不合格中介机构被加速清退的大浪淘沙阶段。这种现状代表监管制度愈发完善,市场正在经历向均衡和高效发展的“新陈代谢”,如此过后,保险中介市场才会变得更加健康和专业化。
保险中介一直是推动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数字化时代,随着营销员体系改革,保险价值链重构趋势下的产销分离将加速保险专业中介发展。庞大的营销员队伍会逐步精简优化,通过优胜劣汰来提升绩效产能,由此推动保险中介从粗放式逐步向精细化发展模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