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 管理者应以管理结果为导向, 通过有效管理, 最终达成经营目标。
一、 要用哲学的观点看问题、 做管理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不拘泥于现阶段的长与短、 得与失;要从全局的高度看问题、 看大势、 顾大局,为了全局利益和目标达成, 可以权衡利弊, 牺牲局部利益。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从时间、 空间和条件出发, 分析和看待任何事物;要具有时间意识、 空间意识和条件意识, 一切以时间、 空间和条件为转移, 把吃透“上情” 和吃透“下情” 结合起来, 把求实思维转化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
在思考和解决局部问题的时候, 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放到全局中去, 从整体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 要培育好核心竞争力、 利用好管理者的影响力
一个处于不断变化环境中的管理者, 组织需要他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除传统要求之外, 还包括团队、速度、 韧性这三项素质。一是一个现代的管理者要善于与人合作, 具有团队意识、 协同发展;二是速度, 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 一个现代的管理者要迅速作出判断和决策;三是一个现代管理者要有韧性, 没有韧性, 面对挫折和波动就会迷失方向, 无法带领团队向前。
要让所有人简单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相统一, 让所有人把自身的特殊性降到最低点, 一是管理指令要清晰, 如做到什么程度, 要有时间要求。二是目标达成要分阶段实施, 由小目标汇集成大目标。三是要检查、 回溯和修正, 及时发现问题加以纠偏,防止走弯路, 避免事倍功半。
三、 目标制定要合理;流程优化和流程再造要到位
(一) 目标制定要合理
在保险公司管理的实务操作中, 常见误区是根据内部的资源能力和条件制定目标, 而不是根据外部的市场和机会制定目标。
1、设立简单、明确和统一的目标。
一是将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相沟通。员工看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有直接联系, 就更容易产生工作热情和工作欲望, 更易实现组织目标。二是目标设置要具体。明确目标设置要易于精确观察和测量, 明确的目标、 具体的数字比含糊其词的词汇要有效的多。同时加强中期管理的措施, 确保如期达成目标, 出好的成果。三是要制定有期限的、 阶梯性、 阶段性的目标。经营管理者一旦制定一个目标, 要有一个具体而明确的完成期限。将目标的实现分成若干阶段, 可以是初始目标、 完成目标、 挑战目标, 逐级递进。而不是靠开门红、 时间过半冲刺、 收关等阶段性突击行为来达成。一个经营良性的保险公司应减少和杜绝突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