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中介公司、保险公司股权转让,融资,中才-您的放心之选!
客服热线400-600-0728
互联网财险市场分析报告,第三方平台超过自营,车险跌落谷底,非车坐上火箭
来源: | 作者:中保协 中中 | 发布时间 :2020-03-17 | 1976 次浏览: | 分享到:




(二)互联网车险业务的基本特点


1.互联网车险业务发展情况呈现出费改政策相关性,与商业车险改革时间推动点密切关联。自2015年6月开始,随着商业车险改革的推进,互联网车险产品(车险电销专用产品)演变为渠道系数,过去的电商价格优势不再独享,各公司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制定渠道定价策略,形成互联网车险业务回流传统渠道的客观局面,互联网车险业务受到较大冲击。2017年7月,原中国保监会印发《关于整治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乱象的通知》(保监财险〔2017〕174号,以下称174号文),其中对保险公司与第三方网络平台合作车险业务提出了合规性管控要求,对互联网车险业务形成强力冲击,从根本上改变了互联网车险的发展生态。


2.相较于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传统保险公司在互联网车险经营中占据比较优势。由于车险是重落地服务的保险产品,加上互联网车险业务存在渠道转换的客观原因,因此在线下销售占据优势的传统车险经营公司,在互联网车险经营中占据着比较优势。特别在2017年前之前互联网车险在整个互联网财产保险中占据绝对比重的阶段,传统车险经营保险公司的优势非常明显。


3.互联网车险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呈现区域发展不平衡。从三大经济区划看,东部发展比较好,且与中部、西部拉开了较大差距;从七大区看,华东发展突出,华北、华南、华中和西南为其次,华东与其他大区之间也拉开了较大差距。而这几种不平衡与线下车险的区域分布图密切相关,也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均为车险发展大省,也是经济发展大省,互联网车险业务规模较大。


4.互联网车险不具有场景化等新型特征,更多体现了渠道销售的属性。互联网时代的车险发展应有三个趋势,包括多元化的产品体系、科技驱动和全新模式及未来在数据联盟、车生态上的布局。目前互联网车险更多体现了渠道销售的属性,是一种线下向线上的渠道转换过程,不具有场景化等互联网特征。


三、互联网非车险发展情况


(一)互联网非车险总体情况


1.互联网非车险业务持续快速增长。根据保险业协会数据监测,2014-2019年,互联网非车险业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0.80%,呈现明显的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互联网非车险保费收入为564.09亿元,业务占比高达67.26%,同期增长率为72.69%。随着互联网非车险业务的快速增长,业务渗透率(指互联网非车险业务保费收入与全渠道非车险业务保费收入的比值)呈现明显的上升优势,2016年为4.29%,2019年上升至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