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中介公司、保险公司股权转让,融资,中才-您的放心之选!
客服热线400-600-0728
综改后,车险市场何去何从?
来源: | 作者:中中 | 发布时间 :2020-11-20 | 1005 次浏览: | 分享到:
车险市场在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后,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新车销售经过多年的持续增长后自2019年步入下降通道,增量业务承压;另一方面,商业车险费率改革导致优质客户的NCD系数逐步下降,单均保费降低,两者的合力造成车险保费规模增长的较大压力。
虽然改革也带来了商业险投保率的提升和第三者责任险的限额提升,对冲了部分相关的负向影响,但2018和2019年车险保费增长率仅达到4%左右的水平,车险行业彻底步入存量竞争阶段。
在存量市场竞争形势和监管推进综合改革的双重压力下,各保险主体如何做好经营优化和转型,我们的车险市场将何去何从?本文试图解读车险行业未来的转型升级之路。
 —、公司视角vs客户视角
把车险的参与主体进行简化,我们可以看到,只有保险公司和客户是必不可少的,客户(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是需求方,保险公司(保险人)是供给方,其他主体(中介)的存在是非必要条件。首先,可以从简化商业模型的供需双方视角来思考各自的认知和差异。
从保险公司多年形成的经营模式视角来看,车险经营是把精算产品部门设计好的车险产品(比如说交强险、车损险、三责险不计免赔险和盗抢险等)组合通过销售人员提供给消费者,然后通过出险后在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由理赔部门给予理赔服务来体现保险的损失补偿价值。保险公司获得了保费,通过各种管理动作管理风险、控制风险(由费用率E/R体现);客户在公司的服务中获得理赔款(由赔付率L/R体现)。然而,我们是否思考过,从车主的角度看是否认同这一观点呢?
2019年的一份车险市场调查问卷,可以看到在车险服务的客户满意度调查中,78.6%的客户选择了服务质量一般。因为,真正的车主在看待车辆保险的时候,更多是一种车辆使用中的需要或者需求。从客户的角度看,不会刻意把保险需求、用车需求、维保需求和洗美需求割裂来看,也不会把保险公司和其他供应商简单地分开评价。无论是保险公司保单附送的增值服务,还是各种车后市场服务商在服务的同时提供的保险方案,在车主看来更多的是一种综合服务或一揽子服务计划,高达84.5%的客户不会把保险和服务的价格水平作为唯一的因素。从客户视角,在综合服务过程中,支付的是可以用货币价值度量的资金成本和不能简单用货币度量的时间成本。因此,在提供综合服务过程中的便捷性、使用服务过程中的高效性和业务员素质带来的客户体验等都是位居前列的重要考量因素。
如果真正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来看待车险的本质,而不是把“以客户为中心”作为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