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中介公司、保险公司股权转让,融资,中才-您的放心之选!
客服热线400-600-0728
股东监管持续收紧 保险业今年仅发1张新牌照
来源: | 作者:中中 | 发布时间 :2019-12-24 | 735 次浏览: | 分享到:

外资“跑步入场”

从上述统计的新牌照发放、股东股权变更、注册资本变更等重要事项中,可以看出,外资占据了相当比重——36个获批事项中,与外资相关的有15个,占比达四成。无怪乎有保险业人士趣称,外资正在国内享受“超国民待遇”。

银保监会信息显示,今年1-10月,银保监会批准包括创兴银行上海分行、澳门国际杭州分行、韩国釜山南京分行、恒安标准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18项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筹建申请,批准包括约旦阿拉伯银行上海分行、工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交银康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内的15项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开业申请。11月,首家外资独资保险控股公司德国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获批开业。1-10月,监管还批准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增加注册资本或营运资金共计152.72亿元。

野村中国金融机构研究主管唐圣波近日在中国2020年保险业展望电话会上表示,保险业对外资扩大开放的基调去年就已形成,但今年的开放力度还是超出预期的,甚至是历史性的。比如,德国安联在中国的保险控股公司获批开业,控股公司类似于集团性质的牌照,这一批准是超出预期的。此前安联已在内地布局了寿险财险健康险公司。

唐圣波预计,在这种开放的政策环境下,外资险企会积极把握机会。已有国内布局的外资险企,会希望扩大投资和持股。比如,安达保险在逐步获批对华泰保险集团增持超过25%、30%后,还在寻求绝对控股权。而现在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或者此前有进入但退出了的外资保险机构,可能将通过申请新设保险公司或收购股权的方式进来。国内存在一些险企,虽经营时间较长,但经营情况不太好,盈利情况较弱,业务增速也较低,这些险企可能会有老股东寻求退出,从而给外资提供入场的机会。

“我们希望现有在华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能够充分利用进一步开放带来的新的发展空间,不断提高外资机构的经营活力与管理能力。同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我们欢迎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来华设立机构、开展业务。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履行开放承诺,并努力创造有利于中外资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营商环境。”银保监会12月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