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保费收入规模与增速
1、总保费收逐年递增
总保费收入持续增长,风景这边独好。2020年保费收入达到45257亿元,虽然受到了疫情冲击,但2020年总保费收入相较于2019年仍然有較大幅度的增长。
2、总保费增速先高后低波动较大
保费收入增长速度十年问呈现出先升后降的波动态势。2020年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我国保险业仍然表现不俗,实现了6.1%的行业增幅。2011年以来,我国保费收入增长速度持续为正。2016年,更是实现了27.5%的近年最高增速。2018年受政策影响,保费收入增速大幅回调。2019年保费增速在经历跌宕起伏后又回到两位数。
3、总保费收入结构失衡
人身险保费收入占比继续上升,总保费收入结构更不平衡。2020年,我国总保费收入为45257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为33329亿元,占比高达73.64%,远高于全球平均数的55%左右。财产险保费收入为11929亿元,占比下降至26.36%。
4、保收入规模全球排名稳定
我国保费收入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从全球保费收入规模排名的变化趋势来看,我国保费收入规模名次不断上升。2015年我国保费收入超过英国位居第三;而到2016年,我国保费收入超过日本跻身世界第二,近年来持续稳定地巩固该名次。
二、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
1、保险密度持续快速增长
保险密度增长态势良好。从2011年至2020年,中国的保险密度从1160元/人增长到3460元/人,增幅200%。尤其是2015年之后,保险密度增长趋势更加明显,保险业发展态势积极向好。
2、中国与全球保险密度对比
中国保险密度快速增长,继续向全球靠拢。2019年,我国保险密度为465美元/人,位列全球64位,2020年增加到529美元/人。对比全球平均保险密度的671美元/人,我国保险业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3、保险深度重拾并延续升势
2020年保险深度继续增长。近10年来,中国保险深度一波三折,从3.53%增长到4.45%。其中在2011年至2013年间保险深度出现小幅下降,2014年至2017年则大幅上升,2018年小幅回调之后重拾升势。
三、人身险保费收入、增速及结构
1、人身险保费收入持续增长
人身险保费收入规模持续提升,是我国总保费收入的主要构成。2020年保险业共实现人身险保费收入33329亿元,占总保收入的比例高达73.64%。这一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比例的55%。
2、人身险保费收入增速放缓(略)
3、人身险保费收入结构变化
从结构来看,寿险主要构成规模和增速分化。寿险保费继续增长,但速度放缓。健康险保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意外伤害保险保费收入及增速保持平稳。
4、寿险健康险此消彼长
健康险占比不断攀升,寿险占比逐年下降。寿险仍然占据人身险保费的绝大比例;健康险占比近四分之一;意外伤害险占比稳定在低位。
5、健康保险异军突起
健康保险保费收入维持高速增长,成为人身险市场发展的一大亮点。作为近年来异军突起的人身险细分市场,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从2011年不足700亿元到2020年达到8173亿元,十年来年复合增长率突破30%。
四、财产险保费收入、增速及结构
1、财产险保费收入稳步增长
财产险保费收入稳步增长但增速放缓。2011年至2020年间财产险的保费收入稳步上升。保费收入由最初的4618亿元増长到2020年的11929亿元,实现了从千亿元到万亿元的跨越。2020年虽受新冠疫情影响,财产险保费收入仍然实现正增长。
2、财产险保费增速减缓
十年来,财产险保费收入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增长速度从2011年的18.54%,下降到2019年的8.6%。受疫情影响,2020年财产险保费增速更是下降至2.4%。
3、财产险保费结枃大幅变化
财产险保费收入结构变化较大。车险占比近5年大幅下降;责任保险和农业保险占比均稳步上升;信用保险占比先扬后抑;企业财产保险占比先抑后扬。
五、保险从业人员
1、保险从业人员大幅增长
十年来保险从业人员大幅增长,2020年新冠疫情对保险业增员未有大的冲击。从2011年至2020年上半年保险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并突破千万。2015、2016和2017是保险业增员的高峰期。
2、人员年龄结构变化较大
从年龄结构来看,从业人员总体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这个趋势在2017年以后发生了变化,后续发展仍待观察。总体来看,中青年群体逐渐成为保险从业人员的主力军。
3、人员文化结构趋于优化
保险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总体上有所提升,文化结构趋于优化。保险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下人员占据了绝大多数,但是占比下降趋勢明显。本科学历人员占比稳步上升,在2019年已超过三分之一,逐渐成为保险行业的中坚力量。博士和硕士学历人数占比也逐步上升至接近4%。
六、保险资产规模及增速(略)
七、保险资金运用(略)
八、保险赔付支出
1、保险赔付支岀增加
保险赔付支出持续增加,保险服务经济社会作用增强。从规模上看,2011年以来,我国保险公司赔付支出额总体上保持上升的趋势。2011年至2020年间,原保险赔付支出从3929亿元増长到13907亿元,十年増长近4倍。
2、赔款走势几个特点
保险赔付支出增速逐年下降:从增长度来看,经历了2011年到2016年高达20%以上的赔付增速以后,近几年赔付增速逐渐降低到10%以下。
财产险与人身险赔付支出趋势相异:分险种来看,2011至2020年间,财产险赔付支出增长较为稳定,人身险赔付支出先扬后抑。人身险赔付在历经2012至2016年加速上涨之后,从2016年开始逐渐放缓。从赔付支出险种占比来看,人身险赔付支出占比先降后升,而财险则相反。
九、保险市场主体
保险市场主体规模不断地发展壮大。从2011年开始,我国保险公司的注册数量总体处于递增态势。保险公司数量从2011年的152家增至2020年的235家。
财险与寿险公司数量相当变化趋同:2011年至2020年,财产险和寿险公司总体数量相当,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
十、保险市场结构
市场竞争格局优化,市场活力提升。2011年至2019年间,保险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CR1随时间变化呈现出平缓下降的趋势;而CR4与CR10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2011-2016年CR4及CR10持续下降,在经历两年的回升后又呈现下降趋势。
十一、保险中介市场
1、中介机构数量较为稳定
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专业保险中介机构2,669家。总体来看,保险代理机构数量在我国保险中介市场中始终保持优势,但在数量上比以前略有下降。
2、中介渠道保费收入增长迅猛
保险中介渠道保费收入近年来增长迅猛,占我国保费总收入的比重迅速提升,是我国保险市场的生力军。截至2019年底,保险中介机构保费收入占为12.67%。
十二、互联网保险
互联网保险保费稳定增长:从规模上看,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总体规模呈缓慢上升态势。预计保费收入从2014年的85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949亿元。
十三、保险科技
1、保险科技融资迎来热潮
2015年以来,与全球市场同步,我国保险科技投融资一直保持热度。融资金额连创新高,融资次数冲高回落。
2、保险科技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2015年以来,我国保险科技领域市场规模逐年通増。从2015年到2019年,我国保险科技市场规模从441.5亿元上升至775.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1%。
十四、银行保险
银行保险渠道占比下降:银行保险渠道保费收入总体规模呈上升趋势,但增速放缓,在寿险保费收入中的占比持续走低。但其仍然是寿险保费收入的重要来源。
作者:胡宏兵 姚王元林秀弟孙佳琪 倪莉 张金波(中南大风险管理研究中心)
公司:中才保险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沪闵路6088号凯德商务楼
公司:中才保险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金监总局斜对面)